財經

台灣央行:NFT 流動性低、風險高,不適合大眾投資

Vendor Icon

區塊客

6月. 21, 2022

台灣央行上週舉行第 2 季理監事會議,加密資產炒作風氣吸引民眾沉迷於類似賭博的金錢遊戲,尤其是 DeFi 去除傳統金融中介機構作為守門人的重要角色,為控管相關風險,建議納入金融監理範圍; 並提到 NFT 流動性低、風險高,屬於小眾市場,且多數市場參與者並未獲利,並不適合大眾投資。台灣央行因此提醒民眾,在投入 DeFi、NFT 市場之前,有必要了解相關風險問題,以免得不償失。

根據會後發表的參考資料,台灣央行指出,DeFi 正在監管範圍外發展,已衍生諸多風險,例如:資訊不對稱與詐欺、交易與價格操弄、可能形成洗錢與資恐的缺口、常受到網路攻擊、治理機制並不透明以及風險外溢到傳統金融市場。

台灣央行引述國際防制洗錢金融行動工作組織(FATF)相關指引表示,DeFi 本身雖然只是一種軟體或技術,並不符合 FATF 標準所定義的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VASP),但 DeFi 的創作者、所有者及營運者,或是其他能控制或足以影響 DeFi 的人,則可能屬 VASP,須遵循洗錢防制規範。

與此同時,台灣央行也首次針對 NFT 熱潮示警。央行強調,NFT 目前還屬於小眾市場、流動性低,投資風險高,並不適合大眾投資,且 NFT 市場多數參與者並未獲利。

台灣央行引述 Chainalysis 的調查指出,NFT 第一手購入者當中,只有 28.5% 在轉賣時會獲利,另根據 Nansen 報告,在已經鑄造的 NFT 中,有三分之一最終未能銷售出去。

台灣央行認為,NFT 市場目前仍存在諸多問題,像是取得 NFT 並不一定代表取得商品的所有權;消費者可能買到抄襲、詐騙或造假的 NFT;買賣 NFT 可能涉及洗錢等不法交易;此外,將 NFT 碎片化亦可能會涉及證券發行等募資或吸金行為;由於大多數國家尚未將 NFT 納入監理,難以期待消費者受到適當的保護。

不過,台灣央行也提到,假如未來 NFT 能克服實務上與法律上關於數位商品權利定位與歸屬的問題,或有潛力形成數位商品交易的另類市場。

這篇文章 台灣央行:NFT 流動性低、風險高,不適合大眾投資 最早出現於 區塊客

author avatar
區塊客
區塊客於 2017 年 4 月成立,積極蒐羅並傳遞全球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的第一手資訊,剖析尖端新聞,專題評議關鍵話題!增進全球中文閱聽眾及投資人對區塊鏈趨勢的了解。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