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

對美濃的印象還停留在油紙傘 可就掉漆了喔

Vendor Icon

記者新聞網

3月. 12, 2023

記者新聞網 廖玉如/綜合報導

高雄美濃探油紙傘故鄉,西元1924年,油紙傘從廣東梅縣傳進美濃客家庄,成為美濃重要的文化資產,對客家人來說,傘沒有台語音同散的顧忌,反而是吉祥的象徵,在男孩16歲成年禮及女兒出嫁時,都會送上油紙傘,因為傘字就像一個大人,盡力呵護底下的小朋友,送傘給長大成人的男孩,期許他開始對自己負責。

而傘字拆開來看有很多個人,讓人聯想到多子多孫多福氣,有添丁的意思,加上傘打開後呈圓形,就像在祝福新人幸福圓滿,將父母疼女兒的心意表露無遺。

油紙傘製作過程繁複,有做不完的工序,通常都是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因為全賴手工,一天只能做一到兩把,辛苦的代價換來美濃美麗的驕傲。

到美濃探尋紙傘的技藝外,還能參與許多體驗活動,花在這裡不只是觀賞用,更是敲印染的素材。用鐵錘敲打鮮花,就能把花型花色巧妙的印染在白布上,再用熨斗燙一下定型定色,時間充裕的話,就能做出像這樣美的花布巾。

北鶯歌南美濃,意味這裡的陶也很出色,都來到寶山了,當然也得試試身手,透過指尖律動感受陶土的魅力。

玩累了可以到老古的家藝術餐廳,享受田徑與藝術對話的悠閒時光,在姿態萬千的石雕作品中,回味美濃動人的點滴。

author avatar
記者新聞網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日新月異,傳統 媒體與新數位媒體的結合。來自於電視媒體、 平面媒體及網路媒體精英所組成的新媒體。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