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企業難以避免的頭號雲端策略錯誤

Vendor Icon

CIO Taiwan

3月. 15, 2023

1200-218954-P1071J-858

企業 IT 越來越仰賴雲端。但不懂如何為成功制定藍圖的 IT 領導者,會陷入挫折、執行失敗與即將面臨的成本災難。

文/Paula Rooney‧譯/Nica


端採用率持續急速上升,IT 領導者逐漸將一切都投入這個平台。但在雲端裡取得成功可能沒那麼容易,資訊長們得持續用各種方式摸索他們的雲端策略,產業觀察者們如是說。

傳統雲端策略清單的頭號項目,是三大心理藍圖失誤:假定雲端策略只需要 IT 全力以赴、所有資料皆須移往雲端,以及雲端策略如同資料中心策略。

這些基本議題引發 Liberty Mutual 執行副總裁暨資訊長 James McGlennon 的強烈共鳴,他坦承在開發保險公司的進階雲端基礎架構時,在這些策略的優先順序上做錯了。

「這三項工作持續進行中,」McGlennon 補充表示,每個被找出來並修正的錯誤,都為我們帶來更健康的雲端轉型。「我們從工程、復原力、擴充性、安全性與市場測試中瞭解更多、得到更深刻的見解,而能持續進化我們的雲端策略。」

[ 推薦閱讀:你可能不知道的 ChatGPT 六個事實 ]

業務與 IT 取得共識 ─ 將雲端的高超技術結合企業組織的營運目標,是所有雲端旅程的首要任務,但對資訊長而言仍是深具挑戰的議題。

「企業高層必須參與,確保 IT 議程與營運計劃維持一致。這是他們與 IT 相關的職責。」從 St Charles, Ill,退休的資訊長 Paul Ingevaldson 如此表示,他認為這應該從現在開始成為事後檢討的內容。

「這工作不能委派,當然也不應該是資訊長的工作 ─ 雖然她或他有發言權。我們不該再討論這個問題。」他感嘆。「這是任何資訊長都應該知道的事。」

隨著 2023 年開始,資訊長們瞭解營運成果只有在雲端策略健全的情況下才會好。但他們多半依循注定失敗的藍圖前行,正如這些常見的雲端策略錯誤所示。

進不去、出不來

除了單打獨鬥、堅持所有資料移往雲端,以及用資料中心模式處理雲端,資訊長也常落入數位轉型範疇相關的錯誤思維陷井之中,要不就是雲端計劃 1.0 失敗但沒有退出策略,要不就是深信這時實施雲端計劃為時已晚。

市調公司 Gartner 特別舉例,雲端退出策略(Cloud Exit Strategy)是必要的「保險政策」,讓資訊長能夠盡可能在最少成本下撤出錯誤施行動作。但這種備份計畫往往被輕忽略過,分析師表示。

相對來說,有許多資訊長懷有這時投入為時已晚,無法在雲端得到 IT 極大化報酬的錯誤觀念。其實就某些案例而言,資訊長這時啟程雲端之旅,會比早期採用者更好,因為相關工具集與服務更豐富、更成熟,也更容易實施。這些都能讓雲端轉型花費更少、成果更好,資訊長們如此表示。

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首席雲端工程師 Dawei Jiang 主張:「有時,等待比貿然投入雲端運算好。」「每個人有自己的路線圖。不要倉促行事、選一個最好也最聰明的解決方案,然後避免不必要的工作。」

Serendipity 以鞋靴製造商 Wolverine 證明了這個論點,該企業在 COVID 期間暫停雲端旅程,延後了這個最近急速成長的混用雲轉型,因而最新提供的工具與更適切的 IT 文化,讓它們能更充份利用雲端。

流於型式的規劃,或者更糟 ─ 將策略也外包!

據 Gartner 表示,資訊長還會因為將雲端策略與實施計劃混淆,或者將「執行層授權」或「雲端優先」格言與實際雲端策略混淆,一開始就毀了雲端策略。該市調公司表示,這類流於型式的雲端處理方式,必然結果就是悔恨。

[ 2023年企業IT投資重點為何?資安、人才、ESG如何部署?下載 CIO大調查報告 立即揭曉!]

不過,將雲端策略的責任推給合作夥伴的人更糟,Gartner 這麼認為。Gartner 與資訊長們都同意,僅仰賴微軟、Amazon 或 Google 這類單一雲端廠商,或優異的 IT 外包商,設計企業雲端策略是非常大的錯誤。

分析師指出,每間公司企業的數位轉型藍圖都是獨特的,還需要由所有高階主管與 IT 團隊深入挖掘整個 IT 系統,才能最佳化產出。沒有第三方比企業執行層與員工還要瞭解這個企業。

Gartner 主張,雲端廠商已建立一連串可以為特定目的客製化的制式藍圖,或是 IT 諮詢公司也有專業能力協助企業實施自有雲端策略。但沒有任何一種情況應該讓雲端廠商或諮詢顧問公司主導策略性藍圖,分析師與資訊長如此表示。

「或許最大失誤在於只管推動而未考量管理層與領導層的能力。」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資訊長 Vince Kellen 如此表示,他雇用兩位來自諮詢顧問公司的領導層級,成為大學 IT 的員工,協助他建立該所大學的雲端策略。

「戰勝成本與品質兩個難關的方式,就是資訊長在部門裡擁有高智商團隊,意即 IT 部門能夠以節省成本或建立更佳品質的方式,將當地背景應用在技術解決方案上。」Kellen 表示。

常犯的三個重大過失

另一位頂尖雲端專案指出資訊長們在構思雲端策略時常犯的其他三大錯誤。

1.「不是建構雲端。」IDC 分析師 Dave McCarthy 在被問及資訊長們建置自有雲端策略時,在哪個部份最常出錯如此回答。「雖然『提取再移轉』現有工作負載是辦得到的,但企業用這種方法往往得不到滿意的成本與執行效能。你必須將應用程式改造成適於雲端原生概念,能才實現完整價值。」

[ 加入 CIO Taiwan 官方 LINE Facebook ,與全球 CIO 同步獲取精華見解 ]

2. 資訊長另外常犯錯誤就是「未實施足夠自動化」IDC 雲端暨邊緣基礎架構服務研究副總裁 McCarthy 表示。「雲端最佳實作包括自動化一切,從基礎架構與應用的佈署,到管理與安全性。大部份停機與資安外洩,皆由於手動錯誤組態設定所致。」

3. 不過,資訊長犯的最大過失 ─ 所有領域分析師一致同意,應該是未規劃文化移轉,與忽略構思及實施成功雲端策略所需技能。雲端功能不同於傳統 IT 系統,雲端策略也不只需要新技術,它也是一個思考如何設計與管理整個環境的契機,McCarthy 表示。

「當你走向雲端,就像從腳踏車轉成高性能交通工具,不能假設先前『在資料中心』可行的在雲端也一樣行得通,否則只會得到一樣的爛攤子。」Ciena 的資訊長 Craig Williams 如此表示。「情況還可能更糟,因為若你不提前準備,成本就會失控。」


(本文授權非營利轉載,請註明出處:CIO Taiwan)

內容來源

author avatar
CIO Taiwan
IDG集團的媒體品牌CIO於1987年創刊,為國際性最權威的IT管理專業雜誌。擁有全球最頂尖的IT管理專家作者群,因此能寫出最權威的分析評論、最先進的IT管理觀念。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