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糖尿病為什麼要打胰島素? 越早打越能控制血糖、幫助器官保護?

Vendor Icon

潮健康

糖尿病為什麼要打胰島素?  越早打越能控制血糖、幫助器官保護?

6月. 09, 2023






潮健康/編輯部

糖尿病年輕化?  青壯年要注意肥胖與基因影響?

糖尿病年輕化?  青壯年要注意肥胖與基因影響?

糖尿病是人體對葡萄糖的利用發生障礙,引起高血糖症狀,除了影響醣類的代謝,蛋白質、脂肪的代謝也可能出問題。糖尿病的主要原因與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胰島素阻抗有關,一般分為第1型糖尿病(胰島細胞遭破壞,造成胰島素缺乏)與第2型糖尿病(胰島素阻抗及合併相對胰島素缺乏)。另外尚有其他型糖尿病、妊娠型糖尿病。

隨著生活型態與社會進步,糖尿病逐漸成為台灣人數最多、最重要的慢性代謝疾病之一,尤其是發生在30歲之後的第2型糖尿病。根據《2019臺灣糖尿病年鑑》指出,第2型糖尿病每年新發生個案高達15-16萬,其中,40歲以下的糖尿病佔底從7.1%上升至7.6%,隱隱然呈現出糖尿病年輕化的潛在趨勢。

糖尿病為什麼會年輕化?大型研究認為,青壯年族群肥胖是重要的間接原因之一,尤其是隨著年齡增長,肥胖體格者的脂肪細胞可能不斷造成發炎,並影響胰島素阻抗。另外一部份重要原因,則是糖尿病的家族史遺傳,也可能導致年輕族群胰島素分泌不足,最終發展為糖尿病的影響因素。

糖尿病人恐出現「糖毒性」?  胰島素及早救援控場

糖尿病人恐出現「糖毒性」?  胰島素及早救援控場

年輕族群如果因糖尿病導致血糖飆升過高,甚至需要及早介入胰島素幫助血糖盡快恢復穩定。新店耕莘醫院新陳代謝內分泌科主任馬文雅醫師指出,血糖過高可能會引發「糖毒性」,抑制胰島素分泌與增加胰島素阻抗,產生對血糖控制不利的惡性循環,導致胰臟細胞無法正常作用。

馬文雅醫師表示,短期介入胰島素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方式,可以達到立刻降低血糖,減少糖毒性對身體的傷害。後續當身體胰島細胞與胰臟功能逐漸恢復,血糖較為穩定時,有機會由施打胰島素轉而以其他治療方式、生活調整來控制血糖,胰島素補充並非絕對需要終身使用。

馬文雅醫師表示,糖尿病有如一場球賽,當已經採取飲食、運動控制而血糖數值仍無法控制達標,透過胰島素能夠幫助身體的胰臟細胞得到喘息。對於較年輕的糖尿病族群來說,早期介入胰島素的的作用好比擺上強而有力的「先發投手」,有助於未來更長、更久的穩定控制。

發病兩年內打胰島素  增加器官保護與胰臟修復

發病兩年內打胰島素 增加器官保護與胰臟修復

「對這類病人而言,早一點治療並及早介入胰島素,是對身體有幫助的!」馬文雅醫師說明,文獻研究發現,發病兩年內的糖尿病人,尤其是相對年輕的糖尿病族群,如果及早積極介入胰島素治療,能夠獲得更好的器官保護,胰臟修復也更好。

根據臺灣《2022第2型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新診斷的第2型糖尿病人,如果發生血糖高於300mg/dL或是糖化血色素高於10%,且合併有體重減輕、全身倦怠,可考慮使用胰島素快速控制高血糖與臨床症狀。其他建議介入胰島素的情況則包括嚴重高血糖(糖化血紅素大於9%),或是合併肝腎功能不佳、高血糖急症、感染症、住院、懷孕以及高血糖控制不佳。

對糖尿病族群而言,胰島素是有效下降血糖及糖化血色素的有效武器,特別是有典型高血糖症狀是最優先的治療選擇。待血糖穩定後可繼續或停止注射。惟胰島素有體重上升及低血糖風險,在劑量調整與血糖監測上應更加謹慎。此外,糖尿病應以健康生活型態,搭配適當、均衡的飲食與運動訓練,是維持血糖穩定健康的根本。



參考資料:
臺灣糖尿病年鑑20192型糖尿病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2022第2型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頁105-108
Incidence Trends of Type 1 and Type 2 Diabetes among Youths, 2002–2012



不想錯過重要醫療健康資訊,現在馬上點擊加入潮健康LINE專屬讀者社群

潮健康專屬讀者社群邀約:不想錯過重要醫療健康資訊,現在馬上點擊加入潮健康LINE專屬讀者社群






延伸閱讀:
糖尿病全醫師問答(2):糖尿病是肥胖造成?糖尿病可以斷食減肥嗎?如何維持血糖穩定
【專家問答集】糖尿病發生原因與診斷標準? 如何避免血糖控制不佳? 只改善飲食有效嗎?



author avatar
潮健康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