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地球負擔/買蔬果變買垃圾!超市塑膠年用量爆18億件

Vendor Icon

CNEWS匯流新聞網

4月. 26, 2022

地球負擔/買蔬果變買垃圾 超市塑膠年用量爆18億件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

台灣民眾過去10年間到超市購買生鮮蔬果的頻率越來愈多,綠色和平與成功大學團隊共同調查,發現每年來自超市十大類商品就製造至少18億件、大約1.5萬噸塑膠垃圾,可以塞滿約4千輛垃圾車,呼籲全民一起減少塑膠垃圾。

其中蔬果的非必要塑膠包裝比例最高,以超市販售的4入蘋果為例,包裝共使用4個緩衝包材與1個塑膠袋,最終都成為垃圾,而整包販售的蔬果也形同強迫消費者購入塑膠包裝,並負擔其中的成本。

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林心恬助理教授的團隊調查,綜合經濟部與農委會等數據調查蔬菜、水果、瓶裝飲料超市年銷量超過7億件,若能從蔬果品項減少塑膠包裝,就有顯著的垃圾減量效果。林心恬認為,超市市占率高,減塑潛力大」,若透過減量、循環使用、自備容器等策略,估計可減少垃圾量約8千公噸、相當於舉辦1萬6千場次的淨灘垃圾量,也能帶來近57座大安森林公園的減碳效果。

消基會祕書長徐則鈺指出,過量包裝的販售手法,雖提高通路銷量,卻可能使商品的成本增加5到10%,最終都將轉嫁給消費者,減少一次性包裝,對消費者可說是經濟實惠。

民眾黨立委蔡壁如指出,塑膠包裝應該入法管制,依據《廢棄物清理法》第 21 條,環保署可針對不利環境的一次性塑膠包裝,制定減量目標與長中短期的禁用或減量對策。同時,生產、焚化塑膠,也增加溫室氣體的排放,已提案於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訂下長期限塑目標,分年分階段減用塑膠。蔡壁如認為,短期可以從超市、量販通路開始試行蔬果裸賣,逐步減少塑膠包裝體積或層數。

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表示,疫情期間推出的蔬菜箱都能做到裸賣,能夠減少包裝人力與塑膠垃圾。她建議環保署可用政策補助,鼓勵業者開發新的包裝與配送模式,逐漸朝向包裝減量與最終裸賣目標。

目前超市蔬果裸賣,已在全球逐步推行,法國於2021年頒布蔬果裸賣法規,列出可優先去除包裝販售的30種蔬果,香港百佳超市也計畫在50間門市設置蔬果裸賣專區,台灣尚待推廣。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弘志攝/pixabay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謝立功民調被做掉?3-1】民眾黨桃園市長初選後 釀茶壺風暴!

【謝立功民調被做掉?3-2】謝立功正面看待 黨內分析處理不當恐分裂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author avatar
CNEWS匯流新聞網
台灣內容型網路新媒體,2016年成立,由資深記者、媒體人及影像工作者組成,內容包括數位匯流、醫藥生活、網路科技、政治民調、新能源、金融財經及企業公益領域。
donate plan

充電計畫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幫作者充電,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瞭解詳情